第797章 天命·性格·命运(1 / 1)

“这……这倒是,要是这记载的内容没有什么添油加醋的话,这陈友谅的天命那就是真不行!”不少人都对此感慨。

即位当天大风大雨,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就算是普通百姓家里面有什么大事情的时候,也是讲究选上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的,有点余钱的人都会找人看看日子,手头没有钱的人就凭运气选个日子……

但不管哪一种,如果真碰上这种办大事的当天却大风大雨的情况,心里面也都多多少少有点嘀咕。

所以,这种皇帝登基的天下头号大事,那更是不可能不讲究。

“那皇家可是讲究得很呢,稍微有一点子风吹草动,指不定都要觉得不吉利不合适,况且是这等大风大雨,连正常的即位流程都走不了……”还有人窃窃私语,

虽然不知道如果皇室真的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做,是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还是说直接暂停活动重新挑选日子……但想也知道,那些皇室中人乃至文武百官们,心情一定都不会怎么美妙。

至于说文武官员,他们对此就更有话要说了。

要是真的当今或者前后的哪一个皇帝即位,登基大典当天风云变幻大风大雨,那一定是会引发连锁反应的——对这个皇帝皇位稳固性正统性乃至天命方面的质疑,当然,这也不至于说就要让皇帝的皇位坐不稳了,但肯定不太好;

以及,负责测算挑选日期的钦天监等一众官员……哇,那是恐怕要遭大罪的。

不过放在陈友谅这么个干掉了旧主、还是以那种方式干掉旧主的人身上,这种情况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甚至可以说,这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这么一个人顺顺当当地自立称帝呢!

【陈友谅的后续情况非常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在登上顶峰之后就一路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到谷底。】

【是的,其实在干掉徐寿辉,自立称帝的这段时间,应该就是陈友谅最为顺心畅快的时候了。】

【再往后,他和朱元璋发生了长期的争斗,然后因为多方面因素,自然是不敌落败。】

【话又说回来,这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是和陈友谅那个“雄猜”的性格有关系,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绝对正确,但是也确实有道理。】

“性格决定命运……”朱棣回味着这句话,也觉得这确实很有几分道理。

或许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绝对合用,但是吧,大部分情况下那还是真的能够对得上号的。

比如这个大明的皇位问题。

大哥那种情况就不说了,没什么可说的,已经和性格没有太大关系,完全是运气不好——一定要说和性格有关,那可能是他对自己的身体不是那种特别特别在意的人?

但是后面的这种种情况,那真的就和各人的性格密切相关了。

太祖皇帝,作为开国皇帝,自信、强硬、倔强、甚至颇有些固执,以及,虽然不至于说什么到了过度多疑的地步,但在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同时,又确实在有时候不信任他人。

加之他对大哥的感情、对嫡长礼法规矩的看重,最终,他选择要立大哥的儿子作为皇太孙,而不是从他们这些年长的都有些功劳的兄弟中择选新任太子,也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

同时,在坚决打算让太孙即位的情况下,为太孙铺路,对朝中武将信任又不信任,开始进行清洗,对他们这些儿子也做了打算……同样是必然的结果。

而太孙这个人——如果只是从常规的角度来说,朱棣可以说这个侄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人。

当然不是坏人了,而且他早年和这个侄子的接触也不是特别多,又差着辈,双方很难产生什么私人方面的矛盾。

可换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接触而没有矛盾,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接触所以大家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不管是他这个四叔,还是其他的叔叔,都和这个太孙感情不深。

这估计也就是后来朱允炆即位之后,下手那么毫不犹豫且狠辣的原因之一。

——没有情分呐!

而,从皇帝和藩王的角度来讲,朱棣也得说,这个侄子的性格方面有着不小的缺陷,让他不适合当一个皇帝,让他在处理藩王的事情上这么……像个没头苍蝇一样。

天真,固执,自负,冷酷,或许还有那么点多疑……最终,就直接削藩,还是极其惨烈一点余地都不愿意给藩王们留下的那种削藩。

事实上,即便不谈自己对皇位的渴望、对当年太祖皇帝直接立了皇太孙越过了他们众兄弟的不满,朱棣在知道朱允炆这么削藩的时候也有一种冲到他面前使劲摇一摇他,看看他脑袋里面到底有多少水的冲动。

就算站在大局上,要削藩,可是该死的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是这么削藩的????

你这么些年的太孙教育都教育到了哪里,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

不说是削藩,就是什么政策制度改革、推行新的法令以及其他许多时候,那都要讲究留下一线生机,给人留一点活路、留一点面子的——又不是什么谋反的大罪,哪怕是皇帝也还是要讲究一下的。

朱棣其实也很想问一问他的老父亲:您老人家到底是怎么教育太孙的,竟然是教出来了这么个东西?!

至于说藩王们,在被削藩的风浪打到之后,这些人的结果也和各自的性格有关。

自己是忍不了,而且不愿意忍,宁可战死也不要这么被削藩搞死,并且早早就怀疑过这个太孙的德行,做好了相应准备,因此,自己举起了大旗,开启了靖难,最终还获得了胜利。

而湘王朱柏选择自焚……这也确实是他的性格。

性格啊,真的影响极大。

别的不说,像是挑选儿媳妇孙媳妇之类的时候,除了看家庭背景等等,也一样要看本人的性情——一个不好,可是真的会毁了全家。

“但是,这性格到底是怎么养成的,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最后,朱棣还是想到了更深的一个层面。

性格,他觉得有天生的因素在,但是后天家庭教养同样影响巨大。

而这,几乎能够在权贵、富裕、普通百姓、穷苦人家之间直接画出一条不可跨越的天堑来。

居移气,养移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