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天下局势·王保保(1 / 1)

【汴梁丢失,也标志着起义军失去了对河南地区的控制,之前的大好局势就此化为泡影,元朝重新控制了河南,察罕帖木儿也凭借这一战权力进一步提升,被任命为了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理河南行枢密院的事务、陕西行台御史中丞。】

【简而言之,察罕帖木儿手里面有了太行、荆襄、河洛、关陕、江淮这一大片连起来的地区。】

“所以,这是不是就是刘福通他们走向结束的意思了?”汴梁城破,刘福通带着韩林儿和少量骑兵突围而出,直奔安丰,剩下的人员物资全都留在了汴梁城里面……这种情况,怎么看也不是什么好的意味。

往天意昭示这方面来讲,那就是在说韩宋政权的天命也随着汴梁城的陷落而消亡。

“应该是这样……如果只是一个汴梁城的话其实也还好,反正打仗嘛,一会儿打下来一个城池或者丢了一个城池都不算什么,但是问题是汴梁已经是起义军在这边的最后的控制地区了,东边西边都已经落到了那元朝的手里面……”一个人分析道,他从客观的战况进行了一番判断。

而这种从战局情况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显然很有说服力,比简单的天命说法的说服力要强许多——当然,这也和韩宋这个天命问题本身就有点模糊有关系。

总之,大家都对这一番分析非常信服。

确实是这样,如果只是一座城池的失陷,只要这座城池不是什么绝对无可替代的关键地区——比如说虎牢关,比如说潼关,比如说一个朝廷的京城……之类的地方,那其实影响力就没有那么那么大。

当然,还是有影响的,少一个城池,说不定某一条路就要断了,或者某些方向的压力就会被增强……但总之,不是什么绝对难以挽回的损失。

可刘福通这边,他们的损失看起来是一座汴梁城,实际上却并不是。

一来,汴梁城确实具备一些特殊意义,倒不是什么关键要塞之类的,虽然汴梁是水路枢纽,但这种损失也不是完全无法挽回,这地方特殊就特殊在它是韩宋政权刚刚迁移的新的京城!

兼之韩宋政权还以当年的宋朝作为目标和口号,宣称自己是宋朝正统,因此要把京城定在汴梁——如此一来,汴梁这个地方在人心方面的影响就更大了。

当时,因为迁都汴梁,所以引动的天下大势和人心,在现在就会因为汴梁的陷落而翻转。

二来,更重要的是,刘福通这一丢失汴梁,其实是丢失了整个河南,甚至是整个山东。

早在汴梁陷落之前,就已经是一座孤城,被元朝军队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了起来,和山东地区联系断绝,和河南周边也联系断绝……

并且,虽然山东地区还没有被元朝打下来,可是河南地区的剩余地方,基本也都落到了察罕帖木儿的手里面……

汴梁这一陷落,就是河南全境被元朝控制的标志。

没有了山东,没有了河南,西边也一直没有真正有什么控制……而且还大量损兵折将……现在的韩宋政权,几乎要比壮大之前还要虚弱。

同时,元朝朝廷也把刘福通和韩林儿等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根本不会给他们什么喘息的机会。

“韩宋恐怕真的就要这么一路没了……”不少人在脑中过了一遍后,叹息道。

-

“察罕帖木儿估计要开始朝堂争斗了。”皇帝们反而更关心察罕帖木儿的状况。

反正早知道刘福通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况且从之前的战况也早就能看出来结果,加上这还是“起义军”,是反贼,因此,皇帝们总体上还是更加愿意关心关心察罕帖木儿。

毕竟,这是朝廷正统,同时还相当有能力。

在元朝这么一个朝廷里面,有能力就等于半只脚进入了朝堂争斗的漩涡——而现在的察罕帖木儿,有能力的同时,又有了身份地位,那么,他就是两只脚都要踏进朝堂争斗中了。

“所以那个孛罗帖木儿就是被拉出来和察罕帖木儿抗衡打擂台的?”好几个人都想起来了孛罗帖木儿,这么个之前被介绍为“和察罕帖木儿关系不好”的人。

从孛罗帖木儿的经历来看,他是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和察罕帖木儿也没有多少冲突,论个人能力和功绩,他又比不过察罕帖木儿,所以——就是因为朝廷需要拉一个人出来抗衡察罕帖木儿,所以,继承了父亲军队的孛罗帖木儿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人选。

“这个元顺帝,还真喜欢搞平衡啊。”刘彻有点讽刺地评价。

搞平衡,玩儿平衡,虽然不是不行,但是要是时间不对,能力不行,那,真的很容易玩儿脱的。

元顺帝的能力究竟怎么样呢?

【这一战后,韩宋军队退保安丰,察罕帖木儿将注意力转向了山东,最终在至正二十二年,山东地区只剩下了田丰控制的益都没有被元军攻克,而后来察罕帖木儿因益都而死,最终山东地区也还是被元军全部攻下。】

【继承察罕帖木儿之死震动天下,和他关系不好的孛罗帖木儿伤心,元顺帝也痛哭流涕,之后给了他一系列追封,他的兵马则由他的养子兼外甥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接收,继续独当一面。】

【顺带一提,因为当时的整体局势,在察罕帖木儿猝然身死之前,他的势力赫赫扬扬,所以,为了打破自身面临的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曾一度派人前往汴梁,对察罕帖木儿表示友好甚至“结盟”,察罕帖木儿也修书表示了善意。】

【但因为当时察罕帖木儿直接扣留了朱元璋的使者,所以当时朱元璋并没有立刻接受察罕帖木儿的招安;等到第二年,察罕帖木儿身死,这一场联合就完全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了。】

【而等到后来徐达北伐,朱元璋巡视河南地区,还跑去拜祭了察罕帖木儿的坟墓,亲自写了祭文,又安排了一些百姓专门守墓。】

【以及,对于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兼养子王保保——我们还是这么称呼他吧,朱元璋的评价也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