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被这个消息兜头砸下来的许多百姓们变成了一只只呆头鹅,只能愣愣地发出各种单音节声音。
——察罕帖木儿死了?哦对,之前说过的,他成名早,死的也早,但是,怎么他竟然是死在了这两个人手里面?
这个消息,给众人带来的冲击力和毛贵之死差不多。
众人也根本没想过,察罕帖木儿是死在了这两个他们之前根本没什么印象的人手里面;在此之前,许多人还暗自猜测,这察罕帖木儿是不是死在了朱元璋手里面呢!
毕竟,朱元璋是最后的胜利者嘛。
或者,察罕帖木儿死在了元朝朝廷内部的纷争之中,这个猜测也有一定市场,谁让元朝这种例子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了呢、
但是,察罕帖木儿是死在了这里?怎么死的?
【说回汴梁这边。】
【五月,察罕帖木儿调动大军,自己到了虎牢关,又派遣了两路兵马出征,一路走汴梁南部方向,攻打亳州、蔡州(河南驻马店新蔡县)、陈州(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等地;另一路则走汴梁东部,一部分走陆路,一部分征调战船沿着黄河走水路,一同前去攻打曹州(山东菏泽)以南的地方。】
【随后,察罕帖木儿又调动了陕西地区的兵力,出函谷关,越过虎牢关;以及山西地区的兵力,越过太行山和黄河,直接在汴梁城的城外会师,一同进攻,攻取汴梁的外城。】
【算是秦、晋之军的联合吧……】
某种意义上算是突然被点名的嬴政眉头一跳,却没说什么。
秦晋军队的联合协作……放在天下一统的时候,这也勉强能算是吧。
不过这个地方既然突然提到了这件事情,那就是从侧面证明大秦当年和晋国的各种往来在后世也成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典故?
-
比起嬴政的平静,刘邦则是笑了出来。
“就是就是,这就是秦晋之间的联合啊!虽然和之前不一样,但这怎么不能算是呢!”
秦晋秦晋,到底就是这两个地方嘛。虽然日后没有了什么秦国也没有了晋国,但是这两个地方还是永远存在的——这样一来,这两个地方的军队共同作战,怎么不算是一种联合呢?
就算说这是同一个朝廷麾下,那也没什么,毕竟时代不同了嘛。
【而察罕帖木儿本人则驻扎在汴梁城西边一个叫做杏花营的地方,只会这各路军队围绕着汴梁城修筑营垒,把汴梁城一层又一层严严实实地包围了起来,水泄不通。】
【面对大军围城,汴梁城中的起义军在刘福通和韩林儿的率领下数次尝试出城作战,试图在包围圈上凿出来一个口子,但是尝试了数次都没有成功。】
【这种情况下,刘福通渐渐转成了固守城池,毕竟现在汴梁是一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情况十分危急。】
【但是察罕帖木儿却不会等着刘福通等人守城到最后,见韩宋不再出战,就开始各种引诱。】
【比如,在夜晚的时候,派遣一部分军队在城池东边活动,然后韩宋军队还真的就上当了——倾城而出,然后就中了元朝军队早早设好的埋伏,大败;再比如,让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卒在外面装作不设防活动,然后城中的韩宋军队又真的被引诱了出来,追着逃跑的元军士卒向着西边跑,然后直接撞上了元朝设好的精锐骑兵,直接被全部俘虏……】
【种种失败之后,城中的军队更加不敢出城了。】
不少人看见起义军试图冲破包围,屡败屡战,坚持不懈,但是却一直没能成功还损兵折将的画面,都颇有些悲伤和同情,还有人悄悄转过了脸,不想要看太多这样的场景。
太惨了。
汴梁已经是一座孤城,被元朝军队严严实实地包围了起来,根本没有任何缺口——察罕帖木儿只会军队构筑的营垒包围圈确实非常严密,连只蚊子都恐怕飞不出去的那种。
同时,起义军周边可能的支援力量也都已经不存在了,西边的起义军根本无暇他顾,而东边的山东地区,本来或许还有些可能,但是在毛贵身死之后,那是真的彻底绝了希望。
……所以,汴梁城中的孤军,真的就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什么获胜的可能。
当然,若是察罕帖木儿愿意不杀这些人,只是俘虏或者其他的话,那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但是察罕帖木儿和元朝军队,是这样的人吗?
众人并不觉得。
但是,在这样的伤感之时,众人又看到了接下来汴梁城中的韩宋军队被外面的元朝军队花式引诱,然后就真的出城,然后就这么落入了陷阱,最终一个个都没能爬出来的场景。
“……”情绪转变太快,让人反应不过来。
许多人一时间都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哑口无言地看着画面中的一幕幕。
良久,才有人有些干涩地开口:“这,他们怎么总是上当?那元朝军队的情况一看就不太可信啊!”
如果是前面这个例子,半夜有人攻城,然后逃走,那城里面的军队追出去或许还算比较能够理解;但后面的这个呢?元朝军队往城外放上几个看起来比较虚弱的士卒,假装不设防的样子,然后城里面的韩宋军队就能够上钩???
这钩子这么直,怎么也能上钩?
为什么?为什么啊!
那些元朝军队的情况,从这么长时间的交手中也能够看出来一二吧!能够让起义军屡次出城作战、屡次突围都无法成功的军队,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怎么可能让一群老弱病残真的不设防地就在汴梁城外面活动?
这一看就是故意的,就是陷阱啊!!!
【而这么来来往往下来,时间也从五月到了八月,汴梁城中的粮草基本上要吃完了。】
【察罕帖木儿抓紧机会,在和麾下的将领商议过后,决定分门而攻。】
【就在当晚,元朝军队就登上了城墙,破开了城门等各种关卡,进入了汴梁城中。】
【刘福通在这么多天的对峙下来,根本想不出来什么获胜之法,于是在确定汴梁已经守不住的时候,干脆带着数百骑兵护送韩林儿从东门突围而出,逃往安丰。】
【而留在汴梁城中的,还有韩林儿的一众后宫嫔妃、数万起义军的家属、五千余韩宋政权的各种官员、数十万的百姓,以及各种各样的珍宝财物,还有一些印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