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姑与小姑家来人了(1 / 1)

出了怡春院,苏康便让孙无双、李德醇和杨天宇跟自己同坐一车,由王刚驾驭着,缓缓驶离了怡春院。

王刚由于职责在身,在怡春院时不敢喝多了,怕上头误事,所以此时驾驭起马车来,还算清醒,四平八稳。

此时,已是花灯初上,京城里,灯火通明,正是欢客们开始寻欢买醉的狂欢时刻,街上行人,仍是络绎不绝,热热闹闹。

大乾朝承平已久,京城每到晚上,也就废除了宵禁,但时近凌晨,京城就会关闭城门,不许闲杂人等进出,除非有公务在身,方可手持令牌进出城门。

苏康吩咐王刚先将孙无双、李德醇和杨天宇各自送回各家后,就跟王刚一起,返回了苏家大宅。

“少爷回来啦!您吃饭了吗?”

当苏康回到自己居住的小院子里,刚踏进院门,等得心急的柳青,就立刻迎了上来。

“你这傻丫头,还没有吃饭吧?”

苏康从她的话里,就明了她又是在等自己回来吃晚饭了,嗔怪了一声,便一把拉住她的柔荑:“走,咱们吃饭去!”

柳青虽然已经习惯了被他拉着手,但仍是娇羞不已,却也没有挣脱苏康的手,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一起前往小膳屋。

在灯火通明的小膳屋里,苏康陪着柳青一起坐了下来。他虽然已经吃过晚饭了,但为了柳青,他还是端起碗筷,陪着他,也象征性地吃了一些。

“少爷,您怎么啦,胃口不佳吗?”

柳青见到苏康吃得很少,以为他是不是身体不适,就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急切地问道,满脸的关切之情。

“傻丫头,我胃口好得很!我这是在外面吃过晚饭了,所以才吃得少。”

苏康见状,哑然失笑,连忙解释道。

“哦!”

柳青恍然大悟,便又端起碗筷,埋头吃喝起来。

既然少爷身体无恙,那她就彻底放心了。

苏康陪着柳青吃过晚饭后,由着她去收拾碗筷,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点起蜡烛后,苏康便移开桌子,拿起匕首,撬开地上的砖块,去掉浮土,拿出那个铁匣子来。

打开匣盖,苏康便从身上掏出那两百多张银票来,只留下数张近千两的银票在身上,其余的都放进了铁匣子里藏好。

盖上匣盖,苏康便又将铁匣子放进了坑里,盖好浮土,再盖上青砖,小心翼翼地掩盖好撬动的痕迹后,就又把桌子移回了原地,恢复好原貌。

他从各家赌坊赢回了十八万余两的银票,送出了四千两,又收回一千两,身上还有十七万七千多两的银票,如此巨额的财富带在身上,可不太安全,只能先行藏起来了,免得被人惦记着。

藏好银票后,苏康就拿出书本,埋头夜读。

他如今已经拥有了将近二十二万两的银票,可谓财大气粗,暂时就不用为生计发愁了,经营实业的事,那就可以暂且往后缓一缓了,不用那么着急上马。

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全力以赴地备考,争取在会试和殿试中一举中魁,高中进士!

三年一度的会试,将在下个月即二月初九那天举行,时日已经不多了,他得抓紧复习才是。

夜深人静后,苏康困意袭来,就立即上床歇息了。

一夜无话。

翌日早起,苏康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跑步锻炼,站桩练拳,然后休整一番,接着继续进行学习。

经过数月的锻炼后,效果很是明显,他的身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健,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样的可喜变化,让他喜不自胜。

他已经报名了参加会试,并取得了考试资格,所以打算在接下来的十多日内,足不出户,埋头苦读。

就这样过了三日后,这天申时五刻,他正在房间里埋头看书时,就见到柳青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少爷,老爷派人来告知,说是武安郡的大姑一家和青州城的小姑一家都来人了,请您过去一趟。”

刚来到苏康的面前,柳青就脆声说道。

“哦?那好吧,咱们过去看看。”

苏康闻言一愣,随即就放下了书本,站了起来,往外就走。

柳青见状,急忙快步跟上。

走在路上,苏康终于回忆起来,自己的便宜老爹是一脉单传,只有两个姐姐,大姑苏芳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武安郡方家,一个官宦人家,据说他的大姑爷方文山在武安郡的一个县当县令,也算家业有成。小姑苏敏则嫁到了距离京城不远的青州吴家,一户家道中落的普通人家,据说小姑爷吴得志屡次科举名落孙山后,只能在青州城府衙谋了一个小书吏的职位,无官身也无品级,俸禄微薄,后来在自己老爹的资助下,家里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活才有所改观,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平日里,各家相互来往的也不算很勤,尤其是小姑一家,出于自卑,除非逢年过节,一般都不会主动找上门来。倒是大姑一家,精于专营,还时不时的联系一二,还时不时的千里迢迢地跑来串个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