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寿宴(1 / 1)

“办得不错。”穆麟瞥了他一眼。

王启年立刻送了盏茶到穆麟嘴边。

“那侯爷,我这身位……”他话犹未尽,语气谄媚得很。

穆麟抬眼,目光微凉。“事儿还没办完,就想着升天了?”

王启年笑成了一朵花儿,“那哪能啊?我王启年自然是最忠心不过的,江尚书忙着翻案头,我就去稳住太尉府。”

“各司其职么。”王启年咬重了这个词。

穆麟笑了下,目光诚恳,“那你是在提醒我,事成之后,要做户部侍郎的位置?”

王启年忸怩,“那也不是不行,侯爷指哪打哪,您说了算。”

穆麟挥挥手,“有数,后头的事,你知道怎么办吧?”

王启年眼睛弯弯,“知道知道,一定不辱侯爷交办的使命。”

等王启年走后,院子中只剩下穆麟一个人来。

这时,从屋里走出个人来。

面容疏淡,目光沉静,一袭鸦青色长袍外裹着玄黑大髦,更衬得他气质矜贵无双。

“丞相。”穆麟拱手。

“这王启年倒是人精。”蒋瑾晔望着大门的方向,手指微微收紧。

穆麟轻笑了一下,“丞相如此聪明,应当知道——有小缺陷的人,用起来更称手。”

“陆将军那头怎么样了?”

蒋瑾晔颔首,目光悠远。

“多谢其中有侯爷的安排,昨日,已到城外了。”

昨日,陆时游的兵马已在城外驻扎,永王的私兵营帐便设立在那,只是——空无一人。

想来是不想大张旗鼓从正门进城,以免被世人冠以夺权篡位之名。

但陆时游却是有朝廷文书正式下达,派去南疆剿匪的队伍,正大光明回京禀明剿匪情况,本就合情合理。

且城门的统领大总管与他素日有交情,一封信只说是南疆的剿匪队伍提前进了京,加之太后生辰,怕人员繁杂威胁皇家安全。

请大总管加派人手,提前进宫护卫。

世人只知永王归京特意为萧太后庆生。

却不知他的私兵早已潜入城中。

二人在院中小坐了一会儿,烹茶,饮茶,相坐无言。

看着新一年要开出的白梨,穆麟微微出神。

他突然转过脸来,极为认真的开口:“丞相莫不是早与陛下留此后手?”

蒋瑾晔扬眉,眼中难得的流露出几分无辜,盯了对面人一会儿。

无言。

“太后生辰宴之后,宣平候还是留在京中?”蒋瑾晔目光闪烁,慢慢抿了口茶。

穆麟沉默半晌,声音有些闷,“再说吧,还没打算。”

蒋瑾晔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他想起殿下曾在他面前说过。

孟行昭和穆麟是她最好的两个朋友。

然后他问:“那我呢?”

她笑:“大人自己说的,客卿嘛。”

他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想到此处,蒋瑾晔目光深了深。

过不了多久,将她娶进门,便让她要知道。

自己究竟是夫君还是客卿。

太后生辰,宫里头热闹非凡。

明明是主子的生辰,宫人们却比主子们还高兴。

一是因为主子生辰宴,宫人们能得到比月钱更多的赏银。

二是因为马上要过新年了,若是干活入得了主子的眼的,没准可以额外收获一笔岁前的赏赐。

萧芸逸坐在席宴的正中央,她酒杯举在唇边,目光扫了堂内一圈。

李彦坐在右列的第一位,他此刻面色平静,倒也看不出来别的什么心思。

只有萧芸逸知道,他越是装作没事,心中才越有事。

瞧瞧,那捏着酒杯的模样心不在焉呢。

永王作为当今圣上的亲皇叔,又是千里迢迢从西沙奔赴皇城,理应坐上宾位。

宋昀身边两侧分别坐着林若芙和苏穆珍,她二人都是贵妃位份,目前中宫虚悬,自然两位贵妃可以平分秋色。

嘉妃说是临时有些不舒服,晚些过来将太后生辰礼亲手奉上。

宋昀扫了眼四下,看着人差不多到齐了,穆麟坐在中间的座上,手轻轻叩了三下桌案。

他目光微闪,深吸一口气,提起酒杯敬太后:“儿臣祝愿母后福寿绵长,岁岁长安。”

众臣跟着举杯,“臣祝愿太后娘娘福寿绵长,岁岁长安。”

萧芸逸捏着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今日是双喜临门呐,一是母后生辰之喜,二是皇叔不远万里归京。”宋昀眉眼温和,“西沙那地方虽是富饶,但终究是有些贫瘠,风沙大,朕在京城给皇叔安置套宅子,皇叔就别再回去了。”

永王今天的穿戴尊荣华贵,倒是有些越殂代疱的意思。

宋枭炎勾唇笑了笑,道:“谢陛下为臣思虑周全。”

四下汗颜,宋枭炎,这是答应了?

以他们对陛下的了解,许多决策都是李家那位代替陛下定下的。

这位陛下虽有心气,但终归年轻,许多事情思虑不够周全。

恐怕此次永王回京的真正含义,他都看不出来吧——

“太后,此次臣为太后准备了生辰礼物,请太后笑纳。”宋枭炎突然转移了话题,拍手,两位小厮立刻将一个紫檀木的贵重礼盒呈了上来。

萧芸逸拆开一看,竟是一只瑞雪金凤笼,里头装了一对和田玉如意。

只瞧一眼,便知是世间不可多得之宝物,玉身浑体通透,无一丝杂质。

“谢谢永王了。”萧芸逸唇角荡起温和的笑。

李彦只觉得看着刺眼,宋枭炎那坏种,竟敢用那种觊觎的眼神看向太后娘娘。

他也配?

萧芸逸年到四十,却仍是三十岁出头的美人模样,风韵十足。

而宋枭炎,貌似在西沙这么些年,也未娶亲生子。

李彦语气很不客气,“永王归京,派头倒是做得大,沿路过来,百姓都以为是亲王进了城呢。”

宋枭炎不甘示弱,“素来听闻李太尉只要出门,要用三台轿撵轮换着抬,一台里头放美酒,一台里头放珍馐,另一台里头放美人,不知此事可当真?”

此话一出,原本觥筹交错、热热闹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大臣们连忙低头喝酒,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派。

王启年在下头胆战心惊,他这辈子也算值了。

以户部员外郎的小官职,便混进了这四品以上臣子的官宴。

自己自然还是替代江兆过来的,至于户部侍郎李偌么?早已经被擒了出去安上了贪墨的罪名。

此刻在大理寺吃牢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