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元璋:吕氏病了?就让她病死吧(1 / 1)

他指着桌上剩下的药瓶,“这静脉药物,我叫它特效抗生素。”

“抗……生素?”

“嗯,抵抗生命体(原意指微生物)分泌的毒素,口服粉末也是。”

小六看着药粉:“它们专打那种看不见的病菌?”

“对,专杀某些类型的病菌。”马淳点头。

“那病菌怎么进身体?”徐妙云问道。

这是关键的预防知识。

“可能从任何破损的地方侵入。”马淳指了指二牛。“二牛是在宁波接待海外藩属国贡船的,很可能是在船上,身体某处小伤口不注意清洁,感染了。”

他转向小六,“所以记住!任何时候出现伤口,不论大小,一定第一时间彻底清理!用干净清水,最好用煮开冷却的水,加一点盐,或者用特制的消毒药水仔细冲洗!然后包扎好!”

小六用力记住。“知道了师傅!清洁伤口最重要!”

徐妙云想到自己和未出世的孩子。

“那……日常该如何预防?”

“第一,如我刚才说,处理伤口要极洁净。”马淳语重心长。

“第二,保持自身强健。睡好、吃好。多吃新鲜菜蔬,尤其是……嗯……”他顿了顿,这里没维生素片。“尤其是……柑橘、绿叶菜。”

他想起之前提过的办法。

“比如柑橘,富含一种能增强抵抗力的好东西。”

“师傅,”小六插话,“上次你说橘子水也是药?”

“某种程度上是。”马淳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柑橘类水果里含有一种……‘抗坏血因子’,对身体很好。没条件吃新鲜果子时,记得我之前说过的,保存柑橘皮、橙皮吗?”

“记得!晒干的橘皮橙皮泡水喝!”小六抢答。

“对。”马淳点头,“每天给病人喝一些新鲜的柑橘挤汁的水,或者煮些好的橘皮水。记住,要当天的,隔夜不能要!水里可加一点点蜂蜜或糖。”

“这管用吗?”

“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他又取出一些干净的棉纱片。

“病人身上若有创口,要给他彻底换药清洁。”他指着二牛。“你们看,幸好他送来得及时。”

他严肃地看着小六。“切记:对突发高热寒战、意识模糊、身上出现这种压不褪色的红点或紫斑的病人,一刻都不能拖延!”

小六大声应道,“记住了师傅!要快!”

马淳强调着败血症救治和预防的关键,小六听得全神贯注,将师傅的每一点告诫都刻进心里。

“记住就好。”马淳终于结束了他的教学,看向昏迷但气息趋于平稳的二牛,对一旁焦急的老李头道,“老李头,安心些。二牛送来得及时,用的药也对症。等他退了烧,人清醒过来,慢慢调理,命是能保住的。”

老李头扑通一声就要跪下磕头,“谢神医救命之恩啊!马大夫!您真是活菩萨!”

“快起来!”马淳连忙扶住他,“悬壶济世是本分。小六,去倒碗温水给老李头压压惊。”

小六应声跑开。

马淳目光转向门外。

……

应天府,皇城深处。

蒋瓛将在诏狱里吴全崩溃下吐露的供词,一字不落地向朱元璋复述完毕。

那些血燕盏、昆仑鲍的来历。

张阔海与吕氏往来的密信。

常氏药案被篡改销毁的细节。

尤其是吴全供出张阔海酒后失言那句——“吕娘娘背后水很深,站着一座大山,还有不少人……”

朱元璋一直闭着眼听。

待蒋瓛最后一句话音落下,那敲击的指尖蓦然停止了动作。

整个御书房陷入了更深沉的寂静。

预想中的怒火并未降临。

空气似乎凝滞了几个呼吸。

然后……

“呵……”

一声短促低沉的笑,从朱元璋喉咙里逸出。

“哈……哈哈哈……”朱元璋的笑声陡然放大,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情绪。

笑声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不像是纯粹的喜悦,更像是一种如释重负后的决断。

朱元璋睁开眼,那双阅尽沧桑、杀伐决断的眸子里,跳跃着锐利的光芒。

没有愤怒,没有悲痛。

“蒋瓛。”朱元璋开口。

“臣在。”蒋瓛立刻应道。

“咱问你,”朱元璋的目光锁在蒋瓛脸上,“若论医术精妙,识毒解毒的本事,是马淳高,还是太医院里那群酒囊饭袋高?”

蒋瓛毫不犹豫:“自然是马国公医术通神,远胜太医院众人。皇后娘娘、皇长孙的病症皆赖国公妙手。臣亲见国公辨识‘温玉散’之毒,于细微处见真章,非太医院庸医所能及。”

“嗯。”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那不就结了?咱如今有了马淳坐镇!有他在,咱的妹子,咱的标儿,咱的亲亲大孙雄英!他们的命,谁能轻易动得了?”

他摊开手掌,随即猛地攥紧成拳,“天家贵胄,传承有序!继位的路,已经铺得平平整整!这时候,吕氏这一头,她自己不安分,自己跳了出来,把自己作死了!还带着几个尾巴!让咱摸清楚了底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