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吕氏腿刚好一点就想搞鬼!(1 / 1)

东宫。

殿内烛火通明,却驱不散深处那沉沉的阴翳。

吕氏斜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矮榻上。

她的腿,依旧无法自如行走。

伤处的隐痛如同跗骨之蛆,时时提醒她那段黑暗过往的代价。

然而,她的眼神却与这病体形成了刺眼的反差。

那里面没有劫后余生的茫然或惊惶,取而代之的是冰冷。

侍女轻手轻脚地端着汤药进来,“娘娘,该用药了。”

吕氏眼睫未抬,只微微抬了下手,任由侍女将温热的药汁喂到她唇边。

苦涩的味道弥漫开来,她缓缓咽下,眉头都不曾皱一下。

这点苦,比起心头那日夜灼烧的毒火,算得了什么?

汤药能治腿伤,却浇不熄她心中那越燃越旺的恨惧之火。

太医周子良垂手立在一旁,待她用完药,才小心翼翼上前诊脉。

手指搭在吕氏纤细的手腕上片刻。

周太医收回手,面色恭敬,“娘娘脉象虽仍有涩滞,但比前些时日已平和许多。腿伤只需按时用药,安心静养,假以时日,当能恢复如常。”

“如常?”吕氏终于开口,听得周子良心头一跳,“本宫这跛了的腿,还能如常?”

周子良背上渗出冷汗,连忙躬身,“微臣失言!然…然娘娘性命无虞,已是天佑。至于腿脚,日后或能……行走无碍。”

他不敢把话说满。

吕氏扯了扯嘴角,“本宫明白。活着,就是最大的‘天佑’了,对吗?周太医。”

“娘娘福泽深厚。”周太医只敢含糊应道。

殿内重新陷入寂静。

吕氏的目光越过低眉顺眼的周子良,投向殿外那片黑暗中。

那里盘踞着一个名字,一个让她寝食难安、骨鲠在喉的名字——马淳。

他救了自己的命。

也毁掉了自己的健康,更亲手将自己推下神坛。

若非自己尚有太子妃的身份,尚有允炆……她简直不敢想象下场。

这份救命之恩,对她而言,只有蚀骨的痛恨。

恩?

在这深宫之内,恩情是最无用的东西!

它只会成为一种枷锁,一种提醒。

提醒她那段狼狈不堪、尊严尽丧的时刻。

提醒她是如何在那医馆的地上,如一条濒死的狗般挣扎求饶。

这耻辱,深入骨髓!

远胜过那腿伤带来的痛苦!

更可怕的是后患。

马淳的眼睛太利,心思也太透。

他那一身诡谲莫测的医术,仿佛能看穿皮囊,直透人心。

吕氏闭上眼,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马淳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睛。

自己背地里做过的那些事……

那些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的阴私勾当……

那些经年累月深埋、连贴身侍女都未曾察觉的秘密……

能瞒过宫里的御医,能瞒过太子。

甚至……或许也曾瞒得过皇后。

但在这个能断人绝症、辨无形之毒、破世间污秽之惧的神医面前呢?

一个能察觉到胎盘腐毒、洞察矿脉恶气、截指救命的人。一个连人心最深处的恐惧都能强行撕开直视的人。还有什么是能瞒过他的?

吕氏骤然睁开眼。

不行!

绝对不行!

马淳一日不除,自己便永无宁日!

只要他活着,并且凭着他那鬼斧神工的医术走近太子,走近这权力漩涡的中心,他早晚会看到不该看的!

会察觉到不该察觉的!

到那时……

等待自己和允炆的,将是万劫不复!

不仅仅是自己失宠失势。

允炆,自己唯一的指望,将永远失去那个位置!

而且,吕氏心头猛地一紧。

他是马皇后的亲弟弟!

是当之无愧的国舅!

尽管他远在江宁县做个村野大夫。

但血脉的天然亲近是无法斩断的。

若他某日受召入京,受太子倚重。

以太子仁厚的性子,势必会对这位能起死回生的小舅舅倍加亲近信赖。

那时候,谁还记得她这位不得宠的太子妃?

谁还会在意允炆?

那堵名为“名分”的墙,在这等天然的亲近前,将会脆弱得如同薄纸!

她的允炆,永远不可能靠近那真正触手可及的至高点。

只要马淳还活着,站在太子身边。

“母妃?”一声带着关切的稚嫩童音在殿门口响起。

是朱允炆。

他迈着小步走进来。

看到母亲沉思的模样,允炆脸上露出亲近的笑意。

他快步上前,“母妃好些了么?”

吕氏看到儿子,凌厉的光芒瞬间柔和下去。

伸手轻轻拂开儿子额前一缕乱发。

“母妃好多了。允炆今日课业可完成了?”声音温柔得判若两人。

“都完成了。先生今日还夸赞了我。”朱允炆小脸上带着一丝骄傲。

“我儿聪慧。”吕氏笑着点头。

朱允炆并未察觉母亲眼底深处潜藏的沉重。

他依偎在母亲身边,小手无意识地把玩着腰间系着的一块玉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