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来信(1 / 1)

“有啊,都在后院呢。”夏荷说完伸着脖子往后看,没有看见夏长福和李翠花的影子。

“我爹娘呢,他们没和你们一起回来吗?”

“他们赶的是牛车,在后面呢,一会儿就该到家了。”

夏荷把大门开的更大一些,夏有福把骡车停在后院,杜莟也跟着一起去了后院,看他们在做东西有些好奇,笑着要上前帮忙。

夏老太见状忙阻止她:“你刚到家歇息一会儿吧,就别沾手了,我们这一会儿就弄完了。”

“没事的娘,我帮着一起弄吧。”

夏老太看她真想帮忙,看向一旁的夏有福道:“那你就和老三去厨房烧点开水吧,屋里没开水了。”

“那行,那我们去烧水了。”

新婚夫两个正是粘糊的接待,两人并排往厨房去。

后院,夏荷几人又忙碌了一会儿,总算是把所有的地瓜全部磨碎了。

“咱们把木桶提屋里面去吧,这几天外面冷,晚上的时候会上冻。”

“行,那就先提去厨房,厨房暖和一点,应该不会上冻。”

夏老太说完率先提了一个水桶往内院走,张秀见状紧随其后。

夏荷则是留下来把刚刚过滤出来的地瓜渣渣给收到一起,等明天太阳出来了再晒上。

晒干的红薯渣渣容易保存,可以留着来年喂猪。

想到这,夏荷突然又有了新打算,他们家明年要是打算做地瓜粉丝的话,倒是可以提前养几头猪。

过滤出来的地瓜渣渣猪最喜欢吃了,而且这玩意猪吃了还特别爱长膘。

话说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新开荒的地种地瓜,地瓜做成地瓜粉丝,没用的渣渣再用来养猪,猪拉的粪便再用来养地,直接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那一环节也没有浪费掉。

夏荷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心里暗道自己真是太聪明了,不愧是她,这么好的法子都能想出来。

她一边思考,一边手脚麻利的把地瓜渣渣给装进废木桶里,提着去了厨房。

“奶,我留了一些干净的地瓜渣渣,咱们晚上就用这地瓜渣渣做地瓜渣饼吃呗。”

“成啊,自从家里没做豌豆凉粉之后,咱们家好久都没有吃过渣饼了,晚上就做点吃吧。”

说干就干,夏荷立马去旁边的仓房拿面粉和鸡蛋。

夏槿见状也帮着她一起做,姐妹两个忙前忙后的,做了好些的渣饼。

在夏荷忙着做渣饼期间,李翠花和夏长福两口子也回来了。

一家子坐在一起吃晚饭期间,夏长福把张掌柜给他的信拿了出来。

“小荷,墨寒给你写的信,你快看看信上都说了什么,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李翠花拍了他一下:“你怎么才拿出来,我以为你到家就给她了呢。”

夏长福尴尬的摸了摸头:“我忘了。”

两人说话期间,夏荷已经一目十行的把信看完了。

“墨寒哥说他们这趟出行很顺利,去的隔壁府城很大,那里的人也很热情,让我们不要担心,他们卖完了东西就回来了。”

夏老太听完双手合十朝着四面八方拜了拜:“谢天谢地,他们顺利就好,老天爷您可一定要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回来。”

夏老头明显听完信之后,也松了一口气:“顺利就好,顺利就好。”

李翠花和张两人也很激动,他们的丈夫儿子出门这些天,自己虽然在家,但却无时无刻都在挂念着他们,生怕他们在外出现什么意外。

报平安的信下面,还有一张沈墨寒单独写给她的信,夏荷只看了一眼便匆匆收了起来,这信还是一会儿自己回房间的时候偷偷看吧。

“老大家的,咱们两个赶紧吃,一会儿吃完后去沈家一趟,把小寒来信的事给小莲说一声。”

丈夫儿子都出远门了,胡小莲一个人在家,她心里的牵挂肯定比他们还多。

平日里没有消息就不说了,这好不容易传来了消息,肯定是要赶紧告诉她,也好让她安安心。

要说沈大山两口子也是个心大的,家里两个大男人都出门,留下一对母女在家,他也是真狠心,胡小莲竟然也同意。

好在夏家人天天往沈家跑,沈家有个什么事的,或者是有什么重活,也能及时搭把手。

两家人的关系好,现在又一起合伙做生意,胡小莲也没给他们客气,有什么自己干不了的活就找夏家人帮忙。

有了这封来信,夏家的晚饭吃着都比往日更香了些。

一个个眉开眼笑的,就差把这好消息刻在脑门上了。

晚饭后,夏荷先一步回了房间,把沈墨寒单独写给她的信,小心翼翼的打开,细细阅读。

沈墨寒给他的这封信写的很长很长,信上大多都在说他外出的一些经历,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全部都很细心的给她讲了一遍。

夏荷看着,仿佛这场旅途是自己和他一起去过,信上的场景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通过冰冷的文字,夏荷想象这沈墨寒一行人经历的场景,瞬间这些冰冷的文字,好似有了温度一般,带着她感同身受。

这封信夏荷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她困的不行了,这才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话说沈墨寒这边,一行人自从离家之后便一直赶路。

为了能早日到达地方,也为了避免遇上雨雪天,所以一行人自从上路之后,便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赶路,生怕因为天气的原因,而耽误了他们接下来的行程。

就这样他们日出而行,日落而歇,时常风餐露宿,要不是有夏荷提前给他们准备的吃食,估计连饭都吃不饱。

饶是如此,等一行人赶到地方时,还是明显的瘦了很多,而且每个人看着都非常的疲惫。

到了地方后,在镖师的介绍下他们入住了一家便宜的客栈,好好的休整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沈墨寒就开始在府城寻找买家。

找了一整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要不就是价格给的太低了,要不就是不敢买他们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