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唐雅乐(1 / 1)

经过了一番良好的父子交流之后,李承乾美滋滋的揣着爪子离开了甘露殿,直奔立政殿!

好些日子没看见小丽质了,嗯,他这个当哥哥也十分怀念嘞!

立政殿。

没有出乎李承乾的预料,他一来到立政殿,就看见了,正在玩闹的李泰,李丽质两小只,兄妹俩此时此刻正在殿内耍得相当快乐。

长孙皇后站在一旁,身侧还有两个宫女保护,生怕出点儿什么意外,在惊扰到这位后宫之主,毕竟,此时此刻的长孙皇后,可是处于特殊状态,真要出了什么问题,怕是立政殿乃至整个后宫的太监宫女都得跟着赔命。

“娘!承乾来啦!”

李承乾一把捞起小妹,麻溜的就窜到了长孙皇后面前,留下原地一个有些懵懵的李泰,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

明明刚刚他妹妹还在跟他玩耍,忽然之间就,啪,没了。

抬头再一瞅,他那位太子哥怀里正揣着小丽质呢!

小丽质咯咯的笑声回荡在立政殿,显然,她对于这位太子哥哥更为喜欢。

不过李泰倒也不嫌弃乐呵呵,屁颠颠的走到李承乾身后,三小只围绕在长孙皇后左右,将这位后宫之主逗弄得无比开心。

“来,让娘好好看看。”长孙氏轻轻托着小腹,转身坐回榻上,看着家中三小只的模样,笑的无比踏实。

虽然出去陪着自家男人避暑很好,但是,回到宫中,看到自己的好大儿,感觉也不错。

“这一个月自己在长安怎么样?”长孙氏伸手捏了捏李承乾的脸蛋儿,嗯,胖了点。

“瘦了啊,还是得多吃点儿。”

没错,瘦了就是瘦了,胖了也是瘦了,当母亲的都是这么认为的,这是铁律!

李承乾一乐,“还行,要是不用替某位天子干活就更好了!”

长孙氏翻了个白眼,这对父子俩,他就知道,一个个的都不是什么省心的主儿。

“去备晚饭,将陛下在九成宫猎的鹿肉取来,给太子好好补一补。”长孙氏看向宫女安排道,旋即她又看见了李泰,伸出手摸了摸这个小家伙的脑袋,“自然也得给青雀补补,对不对啊?”

“青雀最喜欢母后了!”

你瞧,这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正常情况,李承乾明显不正常,但,却是最令人喜欢。

“鹿肉是你们父皇昨日猎的,早就用冰块冻上了,今天吃也是足够鲜嫩的,一会儿你们都多吃点。”

“好,歇歇母后。”李承乾像模像样的行了个礼,至于说是什么老李头猎的鹿?不好意思,他没听见。

另外两厢制也有模有样的,跟着自家大哥学,立政殿内欢笑声不断。

只是可惜了,某位天子还在加班……

——

“此乐甚佳,为我《大唐雅乐》,哈哈哈!”

“合该封赏!!!”

甘露殿内,李世民带着自己的一票心腹欣赏完了祖孝孙重新修订的《大唐雅乐》之后舒畅大笑道。

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若想强盛不衰,不能单纯依靠南征北战。

此时,祖孝孙自武德九年开始修正的《大唐雅乐》,历时两年半,终于出炉。

当年,其修订此《大唐雅乐》时为太常少卿,如今倒是到了他进步的时候了,两年磨一剑,倒也值得。

况且此人那是正儿八经的有真本事在身上,其熟习梁、陈、齐、周及隋旧乐、吴楚之音及吴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成《大唐雅乐》。

以十二月各顺其律,旋相为宫,制十二乐,凡三十二曲,八十四调。旋宫之义,亡绝已久,世人莫能知之,祖孝孙复其旧。

此乃大唐政治统一的必然产物,祖孝孙,也是赶上了。

当然,也得有这个本事才能赶上不是?

“臣等附议!”*N

“陛下圣鉴!昔周公制礼作乐而天下归心,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今祖孝孙承陛下之命,考六代之遗音,定‘十二和’之雅乐,上合昊天,下应黎庶。

此非仅乐律之成,实乃陛下德被四海、文教复兴之兆!

臣闻《礼记》有云:‘乐者,天地之和也。’陛下此举,正合天人之道,臣为天下贺!”

果不其然,坐在墩子上的太子殿下在心中默数了三个数之后,大唐的齐国公长孙无忌便起身开始走流程了。

若不是思索马屁的句式,引经据典等等要素,李承乾觉的长孙无忌甚至能在瞬间起身,根本无需考虑三秒。

当然了,能在三秒之内完成如此任务,说真的,他长孙无忌那也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主儿。

最起码,他李承乾觉的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你这要是换成辱骂异族什么的,或许他李承乾还能跟长孙无忌比拼一波儿......

当文化人开口夸人的时候,所有生物都要退避三舍!!!

众人惊叹,也就是此时此刻是在甘露殿,有些严肃,不然他李承乾非得第一个带头鼓掌!

李世民似乎还沉醉在刚刚某人的一番话中,双眼微微阖住,看起来有些享受。

没有人能拒绝如此有内涵的马屁,没有人。

“善,既如此,祖少卿的封赏,诸位是否有合适的打算了?”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缓缓开眼,望向一众大佬笑道。

“回殿下,臣有建议。”

长孙无忌再次出列,他绝对是能深谙某人内心的。

“说。”

“可擢为太常卿,加授通议大夫,以示陛下恩宠!”

“善!”

说实话,这封赏虽然听起来简简单单的,但却是个实打实的进步了。

再说了,以祖孝孙之功,也不逾矩。

通议大夫,乃是文散官衔,类似于前文说过的武散官,但通议大夫位列二十九阶文散官衔第七,相当不错了。

至于那太常卿,更是无需多言。

太常卿位列九寺之首,其正三品品级与六部尚书(如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平级,但职权更偏重于文化与礼仪领域。

之前祖孝孙的太常少卿便是太常卿的副职,辅佐正职处理日常事务,可以说,到了这一步,下一步便是板上钉钉的太常卿这位九寺之首了,尤其是,祖孝孙还立下大功。

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