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朝会准备(1 / 1)

灰蒙蒙的天色中,凌霄的鸾驾已经准备就绪。

四位太监抬着明黄色的轿辇,缓缓驶出太极殿。

小李子亲自跟随在轿辇一旁,神情紧张却又恭敬万分。

凌霄微微颔首,整了整龙袍的衣领,坐上了鸾驾。

轿辇平稳地移动着,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沿途的宫女太监纷纷跪伏行礼,凌霄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并未多做停留。

而皇宫外的醇亲王府邸内,天色尚暗,醇亲王载沣就已在书房中洗漱完毕。

铜盆中的水映照出他坚毅的面容。

“王爷,朝服已经备好。”心腹小厮恭敬地递上藏青色的蟒袍朝服。

载沣接过朝服,在小厮伺候下动作利落地穿戴整齐。

每一颗纽扣都扣得严丝合缝,腰间系着象征皇室尊贵的腰带,整个人显得庄重威严。

朝靴由于保养得当,鞋面擦得锃亮。

”资料都带齐了吗?”载沣转头问道。

”回王爷,都带齐了。”

小厮递上一个沉甸甸的锦盒,”昨晚整理的资料、报刊,还有民国政府的文件,都在里面。”

载沣掂了掂锦盒的重量,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今日朝会,要用的东西都在这了。"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渐亮的天色,转身向府外走去。

王府门前,一辆黑色马车已经等候多时。车夫见醇亲王载沣出来,立即恭敬地拉开马车门帘。

”王爷请。”

载沣登上马车,他一坐下,马车便缓缓启动,向紫禁城方向驶去。

而凌霄乘坐轿辇先是到达钟粹宫,隆裕皇太后的居所。

卯时刚过(早上六点过),钟粹宫内已是一片清明。

凌霄踏入宫门时,晨露未曦,几名宫女正提着灯笼匆匆穿梭于回廊之间。

凌霄今日特意提早起身,为的就是能在朝会前与皇额娘请安商议要事。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通传声,整个钟粹宫瞬间安静下来。

庭院中的宫女太监们纷纷跪伏在地,连呼吸都放轻了。

凌霄身着明黄色龙袍,腰间系着明黄丝绦,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

凌霄缓步走入正殿,暖阁的门帘已被掀开。

隆裕太后端坐在描金梳妆台前,由两名宫女伺候着梳头。

今日皇太后刻意上了大妆,眉如远山,唇若点朱,头戴十二金凤东珠朝冠,整个人显得雍容华贵。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愿皇额娘福寿安康!"凌霄上前恭敬行礼。

隆裕太后示意宫女退下,亲自上前扶起皇帝。

"快起来吧。"

隆裕太后眼中满是慈爱,"昨夜睡得可好?"

并上下打量着凌霄的装束,满意地点点头。

"今日朝会,皇帝可准备好了?"

"多谢皇额娘关心,儿臣一切安好。"凌霄回答得十分乖巧。

凌霄点点头:"儿臣已让小李子准备了所有资料,包括内务府近三年的账目和那些报纸剪报。"

"近些日子,因内务府事务陪皇额娘的时间都少了。"

"朝政要紧,你已是皇帝,该做皇帝的事。"隆裕太后慈爱地拍了拍他的手背,"要注意身体。"

"今日朝会,哀家同皇帝共同进退。"她亲手为凌霄整理衣领。

"你是皇帝,该让那些旧臣们看看,大清的气度还在。"

既然皇帝下定决心整顿内务府,那就别再手软了。

别枉费了醇亲王在紫禁城外的一番辛苦布置。

耗费了如此多的财力,物力,人力。

隆裕太后目光深远:"今日不同往日。那些报纸上的消息,袁世凯的态度,还有那些旧臣们的心思..."

隆裕太后叹了口气,"咱们不能再退了。"

有了如此多的助力与把柄,咱们母子就该对内软弱,对外强硬。

认定这一切都是那民国政府想要介入内务府的手段与借口。

皇额娘所言甚是!

儿臣有皇额娘与醇亲王支持,一定会成功的。

凌霄点点头:"儿臣明白。内务府那些蛀虫,都会清理掉。"

"不只是清理。"隆裕太后眼神变得锐利。

"要让他们知道,大清虽然退位,但皇室的尊严不容践踏。今日朝会,你要让他们看到,这个朝廷,还有主心骨。"

这一切都是他们内务府的过错与袁世凯的欲望作祟。

窗外的晨光渐渐强烈起来,映照在隆裕太后精致的面容上。

特意梳了朝冠礼服髻,发间金凤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摇曳,整个人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场。

暖阁内,母子二人低声商议着。

晨光透过窗户,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隆裕太后偶尔会停下来,为凌霄整理衣冠,动作轻柔却不容置疑。

"去吧,给太妃们请安。"商议完毕,隆裕太后拍了拍凌霄的手。

"哀家等你回来。"

隆裕太后目送皇帝离开,目光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

凌霄走出钟粹宫,晨风拂过他的脸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