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张旺也是煮了一锅白粥,炒了一盘青菜。我洗漱完来吃饭也是一脸黑线。张旺看我不语也是局促不安,“少爷,来的匆忙,实在没有肉菜。我我下午就带回来多点肉菜。”
“没事,将就吃吧,你桌上的信帮我带回去给师傅。也是好久没吃的这么清淡了 。”
我尝了一口就粗盐味道。忍着不适夸赞“还是不错的手艺,张旺。”
“嘿嘿嘿,少爷爱吃多吃点。”
张旺也是开心的打了一点蹲屋檐下吃起来。
“呕,”皱眉吞下去。
“呵呵。”我笑笑囫囵干饭。
学堂众人打了招呼都落座。林太傅也是缓缓进来。
“咳咳。”
“夫子早。”
“都坐吧。昨日布置的课业都来讲讲吧。”
萧瑟起身,“夫子,众位同窗。我以为赈灾安置流民,官府应该先拦截城门,再派吏员差役去郊区划出地方组织流民搭建草棚,排查好人口统计。再开仓救济…”
林太傅点点头扶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众人纷纷起身讲自己的理解。我总结了一下萧家两兄弟是废了,太规矩官方了。你们是皇族呀!兄弟都拉旗帜造反了,你们不扯山头也开工,暗地里投靠也行啊。在那里可怜兮兮城外的几万人,要是哪天四皇子或者太子确定下来。哭的有你们。张瑛倒是让我眼前一亮,斯斯文文的邻家女孩。竟然主张开战,什么女子也如男。她们能组织女子医护队后勤保障,只要前线男人不怂包。不止四皇子的队伍,草原民族都让他们载歌载舞,让草原王来临安给百姓跳个最炫民族风。
这俩姐妹惹得众位师兄异目连连,林太傅吹胡子瞪眼,大拍讲桌。
轮到王阳明师兄起身,“自临安战乱起,流民遍野,饿殍载途,惨状惊心。吾以为,处置流民之务,恰似践行“知行合一”之理,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是为妄行,唯有知行相济,方解时艰。
赈济一事,乃当务之急,此为知。然开仓放粮,需审慎为之,若徒具形式,或被贪腐之徒中饱私囊,便失去赈济本意。应广布耳目,遴选正直之士监督,确保粮食衣物切实分发至流民之手,此为行。安置点之设,选址应考虑安全、水源与土地肥力,规划住所布局,妥善安排,此知也;依此规划,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搭建,保障流民栖身,是为行。
战乱稍息,组织流民还乡,需知其返乡途中之艰难,可能遭遇盗匪、疾病困扰,且还乡后重建家园亦困难重重。故官府应派兵护送,沿途设医馆,回乡后提供种子、农具,减免赋税徭役,此即行。将流民编入当地户籍,要知晓户籍管理之法,亦要考虑流民融入当地生活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等问题。因此需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其与本地居民和谐共处,此知行结合之举。
招募流民从军,当知并非所有流民皆适合入伍,需考量其身体状况、品性。招募后,精心训练,严明军纪,使其成为保家卫国之劲旅,此乃知与行之统一。
总而言之,处置临安战乱流民,每一环节皆需将所知之理付诸行动,在行动中深化认知,如此,流民可得安置,社会可复安宁,方不负“知行合一”之道。”
“嘶,这王阳明难道跟蓝星那位半圣是同一人?平行世界大梁?”我是一脸好奇。
“嗯,阳明想的颇为妥帖。符合当下国情。”林太傅很是满意的点头。
“明远,你有何建议?”
我微笑起身作揖,“先生,兄长们。眼下广南战乱还未止戈,临安周边流民都暂时的安置了下来,马上入冬临安跟广南地区的气候可不一样,这些流民眼下劳力都入了各家门下务工也可能出现身体不适水土不服。这些需要重点有官府部门去巡查管理监督。二城外还有那么多无劳动能力的孩子也需要官府出面差人看护照料。毕竟都是大梁的下一代,他们的父母都为了生活出去务工,他们也需要得到关爱照料。有官府组织各家出来照料孩子,他们的父母也能安心的在临安周边扎根。为临安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至于募兵我不敢苟同,他们虽然心中有恨,可这没经过系统训练的百姓上了战场那只是炮灰,所以这块得精细挑选。不过其他也有好处,毕竟广南的流民他们对家乡地域地理熟悉。”
“好好好,补充的很到位。今日大家都踊跃发言了。你们也自己去总结一番。来年的乡试必有这题。”林太傅也是认真的说着。
众人也纷纷落笔去总结消化。
“吾辈治学,当亲民,知百姓之疾苦。自力更生,方知生活之不易。尔等皆应深入民间,体验百姓生活,方可成为有识之士。”林太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扫过台下的一众学子,满是期许。
“昨日,陆十三提出来了让我增加学员份额给应届生员临时辅导,开个拍卖会义买文墨书稿老夫想了一晚上觉得此提议甚好,在座的你们也是经年优秀的学子,理当出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