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景程出兵太子平身死(1 / 1)

大齐好男人 大魔包 2210 字 2小时前

半个月之后,左勃的营帐内气氛热烈而紧张。

一名信使快马加鞭赶到,径直冲入营帐,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君上,燕国传来消息,太子平已集结三万大军,正浩浩荡荡反攻燕国国都!”

景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他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喝道:“机会来了!传令下去,即刻出兵!”

一旁的谋士苏羽微微皱眉,说道:“君上,出兵需有正当理由,方能昭告列国,师出有名,以免遭他国非议。”

苏羽本是魏国没落贵族之后,自幼饱读诗书,对各国局势了如指掌,心怀安邦定国之志,辗转来到饶安,得景程赏识,成为其麾下重要谋士。

景程略作思索,神色一凛,说道:“就说子之篡权夺位,致使燕国大乱,百姓生灵涂炭。我等为燕国百姓计,为天下大义计,特出兵相助太子平,匡扶燕国正统,恢复燕国太平。”

苏羽点头称是,立刻着手撰写檄文。

不多时,檄文拟好,景程审阅一番后,传令将檄文抄录多份,快马送往各国。

同时,景程站在营帐前的高台上,望着麾下整齐排列的将士,大声喊道:“儿郎们!燕国子之谋逆,祸乱朝纲,燕国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今太子平奋起反抗,为正义而战,我等当助其一臂之力!

此番出征,乃为正义而战,为天下大义而战!让我们踏平燕国,还燕国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台下将士们群情激昂,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齐声高呼:“为正义而战!为天下大义而战!”

喊杀声震天,响彻云霄,大军士气高昂,随时准备开拔。

随着景程一声令下,饶安大军开拔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激昂的号声在旷野上回荡,似要冲破云霄。

主帅程广身披黑色战甲,头戴银盔,盔顶红缨随风烈烈作响。

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手中马鞭一挥,高声喝道:“出发!”

大军如汹涌的洪流,自营地奔腾而出。步兵方阵整齐划一,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戈,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让大地为之震颤。

盾牌手紧紧相随,巨大的盾牌如同一堵移动的墙,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骑兵们则如黑色的旋风,骏马嘶鸣,马蹄扬起滚滚尘土。

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四位将领各率一队骑兵,他们皆是身形魁梧,神色坚毅。大牛骑在一匹枣红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

二牛手持长戟,眼神锐利,时刻关注着队伍的动向;三牛面色冷峻,带领着麾下骑兵保持着紧密的阵型,四牛则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让紧张的氛围多了几分豪迈。

辎重部队紧随其后,一辆辆牛车满载着粮草、兵器与攻城器械,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

队伍中旗帜猎猎飘扬,“饶安”的大旗在风中肆意舞动,似在向天下宣告此次出征的决心。

景程站在左勃高高的了望台上,身着华丽而不失威严的长袍,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大军出征的场景。

他身旁战鼓擂动,“咚咚咚”的鼓声如同激昂的战歌,为出征的将士们壮行。

此刻的他,虽坐镇后方,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毅与决然,仿佛与前线的将士们同处战场,亲自督战。

整个出征场景气势恢宏,饶安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燕国国都进发。

饶安大军如滚滚铁流,向着燕国边境疾进,他们带着景程的期望与使命,准备趁乱在燕国局势中搅起风云。而在燕国国都之外,太子平与子之的对决已然迫在眉睫,一场决定燕国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国都外二十里的那片广袤平原上拉开帷幕。

燕国国都之外二十里,广袤的平原被阴霾笼罩,压抑的气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即将展开厮杀的双方。太子平的三万大军列阵于左,士兵们神情严肃,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太子平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身着金色战甲,虽历经奔波,但目光依旧坚定,他扫视着自己的军队,大声喊道:“将士们!子之篡权夺位,致使我大燕陷入混乱,今日便是我们讨回公道,恢复正统之时!随本太子杀!”

对面,子之的军队同样严阵以待。他们人数众多,铠甲鲜亮,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子之立于阵前,身披银色战甲,手持长枪,眼神中满是轻蔑与狠厉,他对着士兵们高呼:“叛逆太子平妄图犯上作乱,尔等皆是大燕忠勇之士,随我将其一举歼灭,保我大燕太平!”

随着战鼓擂响,“咚咚咚”的鼓声如雷霆般震响,双方大军同时发动冲锋。

太子平一马当先,带领着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子之的阵营。

子之也毫不示弱,指挥着军队迎头而上。一时间,喊杀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地。

太子平挥舞着宝剑,冲入敌阵,所到之处鲜血飞溅。他身旁的亲卫们紧紧相随,拼死保护着他。然而,子之的军队训练有素,防守严密,太子平的进攻很快便遇到了阻碍。

子之看准时机,挥动长枪,带领一队精锐骑兵从侧翼杀出,直插太子平军队的软肋。

太子平军队顿时阵脚大乱,左右不能相顾。但太子平并未退缩,他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重新组织军队抵抗。

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混战,士兵们一个个红了眼,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厮杀。战场上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平的军队渐渐不支。子之的军队如潮水般不断涌来,将太子平的军队层层包围。

太子平奋力拼杀,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但他依旧不肯投降,继续挥舞着宝剑,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最终,太子平被数名敌兵围住,虽他武艺高强,却寡不敌众。

一名敌将瞅准机会,一枪刺中了太子平的后背。太子平身子一晃,从马上跌落。周围的士兵们一拥而上,太子平就此兵败身死。

子之看着倒下的太子平,长舒一口气。这场大战,他虽险胜,但自己的军队也伤亡惨重。

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残阳如血,洒在这片惨烈的战场上,为燕国的这场内乱添上了一抹悲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