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蒙元,复兴华夏,这个好啊!”看到这个分析,不少人非常高兴,气氛相当热烈。
这可太好了!
中原就是中原,和那些外族有什么关系?不是不能和他们和平相处,但是这底盘得先是我们的啊!然后,大家都能活下去,外面的那些外族不要没事儿袭扰边疆,老老实实的,那大家就能够和平相处。
——咱也是普通人,咱也不喜欢打仗,咱也没有什么要凭借打仗获得的军功完成翻身的愿望,也没有这个能力……
总之,打仗带来坏处,自己又不可能通过打仗有多少好处,那当然不喜欢打仗了。
但是,这么多年,那些外族蛮夷就老是要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老是过来袭击骚扰,甚至强行攻城……这,那谁能有什么办法?那就只能打呗!
“不过,明玉珍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要就是这两年,那也太可惜了。”还有人对此倍感唏嘘。
要是这两人早早过世,那没办法,那也就这样了;但要是这两人就在这几年间没了……那完全就是可惜中的可惜!要是多撑上几年,那都能直接亲眼看见儿子登基称帝,追尊先祖,这是多大的荣耀、多大的风光、多么大喜的事儿啊!
可惜了,真的是可惜了。
明玉珍本人的年纪又不是太大,他还没到那四五十岁的时候,他父母的年纪应该也不至于太大的……
-
“这四川,这些什么什么族好像不少啊。”朱棣拧眉思索。
之前那个什么彝族自治州就是在这边,现在这个羌族自治县也在这里。而且,羌族,羌,这个名号可不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所以,这难道就是古时候的那个“羌”绵延到了日后么?
那么那个彝族又应该是对应着什么?
——至于说四川这个地方好像有不少这族那族的,仔细想想也不算意外。川蜀地区,除了那、沃野千里外,还有险峻大山,绵延不断,根本看不到头,外人也难以在山中行走。
这里面生活着各种没有被正儿八经纳入朝廷的管辖的部族,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只不过是不能够特别清晰地确定他们各自的部族、历史、彼此的区别等方面而已。
【天统元年,即至正二十三年冬天,,明玉珍派遣万胜带兵前往汉中,这其实并非重点,此时明玉珍的大部分注意力还放在内部的稳定上,因此,这一次出兵是他在初步稳定了内部之后的一次试探性进攻,目的就是搞清楚在汉中、在汉中周围驻守的元朝军队是个什么成色。】
【而这次试探非常成功,万胜大获全胜,元朝将领直接逃跑,余下的人马都被万胜俘获。】
【直到天统二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四年三月份,明玉珍正式命人发兵进攻云南。】
【这一次领兵的有三个主要人物:作为司马的万胜,作为司寇的邹必,以及指挥芝麻李——没错,就是这么记载的,芝麻李,这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在徐州城破之后,芝麻李下落不明,后来关于他的结局的一种说法。】
【即,他在明玉珍麾下领兵。】
“哦!是徐州那个芝麻李啊,我记得呢!”有人虽然原本对芝麻李的印象并不很深刻,但是经过故事中这么一前后联系、这么一大致介绍,那他就是真的要能够想起来的。
其他人也点头。
他们也确实差点要忘干净这个芝麻李了,但是这个时候这么一提起,这么一看抽到的卡,这么一看……总之,没有一个能看的!还能记不起来到底在哪里听说过吗?不可能的。
“芝麻李……他真的还活着吗?这种外号的称呼,芝麻李,重名的概率有多大?”还有人正在认真思索着这一次提到的芝麻李,到底是不是之前徐州的那个芝麻李。
——没办法,按照这两个地方的距离来说,这要是原本徐州那边的人,直接跑到了蜀地……这还能怎么办?这么远的距离,这种流动,真的能够成功做到吗?
而且芝麻李也不是跑到明玉珍那边当上一个无名小卒,所以,这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有人回去过,还是说,这就是有人故意弄虚作假……看样子,貌似就是想要挤压其他派系、打着把这件事情闹大的主意。
“不好说,谁也不能说如果芝麻李当年真的没死,他就不能做到自己一个人把自己家的各种东西处理好、并且跑到了明玉珍这边。但是如果芝麻李当时早早离开了徐州,那不就是说徐州的内斗其实比他们知道的可能要早……”
总而言之,这里面的说头那是相当多的。
还有人经过这么一琢磨,越发觉得芝麻李应该没过来:“这肯定就是重名,这边也有个姓李的,家里面有很多芝麻,那就可以叫做芝麻李!至于说别的可能……从徐州跑到这边来,这个距离,加上当时的动荡……可能性真的不太高。”
【总之,这三人带着共计号称十一万人进攻云南,也自然兵分三路:一路是万胜带领,他从叙南(四川达州市宣汉县)出发,而司寇邹必从建昌(四川西昌市)出发,最后一路由芝麻李带着军队从八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出发。】
【不过虽然明玉珍此次派兵号称十一万,但是只说万胜那边,他手里面的实际兵力甚至根本不到万人。】
【虽然如此,万胜所部还是勇猛无比,尽皆以一当十,以孤军深入的方式在十二月的时候直接打进了云南首府中庆路,也就是现在的云南昆明,还是一个地方。】
【镇守在云南的蒙古亲王以及云南官员根本没有想到万胜的速度能有这么快,因此,提前两天这些人直接全部弃城而逃。】
【在控制了中庆路之后,万胜继续筹划着下一步,他在天统三年,即至正二十五年的时候继续深入大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