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是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左就投了朱元璋了呢?”在震惊过后,缓过来的众人不可能不想要追根究底,刨一刨这背后的原因。
有人简单粗暴:“我觉得那肯定是这个左和右两个将军之间不和呗!这俩人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已经积压了多年,现在陈友谅问他们两人的意见,这个左将军就把这件事情当成了看一看在陈友谅心里面到底是自己的地位更高、还是右的地位更高的机会……”
右是怎么想的不好说,但是他觉得左就是这么想的——通过这件事情,来看看陈友谅更加相信谁,更加信任谁,谁的地位更高。
如果是自己的地位更高,陈友谅更加信任自己,那当然万事大吉,自己就能压过那个右将军一头,然后以后自己在矛盾冲突中就基本上都能占据上风……
而要是那个右将军的地位更高,陈友谅更加信任那个右将军,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会不如对方,那就要担心会不会要面临对方得势之后的报复打压……有了这个风险,那还不如趁早了事儿,自己直接提前一步去投降朱元璋。
“虽然要我说这个想法就是脑子有毛病,我觉得陈友谅会选择支持那个右将军的提议,可不是因为什么他心里面更加信任右将军、觉得右将军地位更高之类的,我觉得这就是那句话——右将军的建议再怎么有问题,他好歹也给出了一个计划!”
说完自己这么认为的原因后,这人没忍住,又补充了一嘴关于他在陈友谅选择右将军的提议这件事情中的看法。
另一个人点头又摇头:“那你这么说,左将军也就算了,那个右将军为什么也选择闷不吭声就带着自己的人投降了呢?”
“这……”这确实是个问题。
他一时间思绪就有些混乱了——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你好好地在陈友谅麾下,陈友谅还采纳了你的建议,也没和你发生什么冲突,你为什么就要突然投降朱元璋呢?……总不能是你和那个左将军在唱双簧吧?!
你俩一唱一和,看一看陈友谅的脑子和情况?
你先提出来一个好像有些可行性但是其实又问题不少的方案,然后又由左将军提出反对建议,然后事实上你俩都知道左将军的话才是正确的,你只是挖了个坑而已——要是陈友谅选择支持左将军,不跳下这个坑,那你俩就都老老实实继续在他麾下效力,要是他跳进了坑里面,支持了你,那你俩就都选择趁机脱身离开他?
因为陈友谅的脑子不太好使?
“……”这人把他脑子里面的这种猜想一说,周围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没办法,听见这么一连串的分析,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脑洞,实在是……
“哎呀,不至于吧,你这想的也太……太那什么,天方夜谭了!”半天后,终于有人开口,但是却并非是支持这人的这一大通理论,“这左右两个将军就算有什么自己的打算和小心思,那也不至于这样——合谋起来,一起给陈友谅挖坑,还什么试一试陈友谅的脑子如何……”
还有人更加直接:“你是不是这些天那些话本子听太多了,脑子都混了?怎么还能想出这么个可能……”
那人见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太支持自己,也无言,默默闭上了嘴。
——他也就是随便说一说而已啊!他也没说自己这种猜测就能当真的……本来他就想不太明白那个右将军为什么会选择投降了朱元璋,只是胡乱找了个理由而已啊!
怎么现在还能说自己脑子不好使呢?
“不过,你们觉得有啥原因吗?”一个人把话题拉了回来。
过了一小会儿,有人道:“我觉得这个右将军投降朱元璋的原因肯定没那么复杂,至于说到底是为什么……我觉得吧,可能就是因为那个左将军之前给突然带着自己的部众投降朱元璋了!”
“?”嗯?
不少人迷惑不解。
要说右将军选择投降朱元璋的理由没有那么复杂,那大家都赞同——怎么可能还搞出来什么试探不试探之类的东西,哪有那么复杂!
但是要说这和左将军之前突然带着人马投这朱元璋有关……这又是怎么给串到一起去的?
“唉,你们看,那个左将军为什么投降朱元璋咱先不说,就说左将军没有半分征兆地就投降了朱元璋,你们说这个事情在陈友谅那边影响大不大,恶不恶劣?”这人开始慢慢解释了起来。
那肯定影响非常大,也非常恶劣!
大家纷纷点头。
这还是很容易就想明白的——已经强调了那么多次士气军心的重要性,而将领士卒们坚守城池、没有一个愿意投降的,那么这个军队的士气军心很大可能就能够稳住!这也是为什么有什么重要的时候,将领必须带头冲杀一样。
而陈友谅这边,一个左将军,而且是能够在陈友谅陷入困境时给陈友谅提出建议的人,这种地位,想来是肯定不低的。
那么,一个地位很高的将领,没打一声招呼,在现在这个陈友谅这方面落于下风、被困了好些时日的档口,突然就跑去投降了敌人,这怎么可能不对陈友谅的军中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呢?
更不要说,这左将军还不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带着自己的家眷投降朱元璋的,他是直接带着自己能够控制的直系军队所有人,一股脑的,一口气全都投降了!
这就更可怕了——那么多人,全都选择投降朱元璋;左将军这么个地位的将领,突然就带着人马直接投降;这对陈友谅大军的军心的打击是致命的。
况且,他还带走了不少人,这样一来,本来就元气大伤陷入困局的陈友谅大军,实力又被削减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