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跑出来后,三百多秦军士兵和军官都看了过来。
瞬间,男人不由得感到了一种恐惧;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好像不是在看人,而是在看某种能让他们陷入疯狂的大补之物……
战争不是人们都厌恶的吗?
他们不是只有三百多人吗?自己身后有一千多人啊!
为什么这些秦人好像一点都不怕还很喜欢?
“这位军爷,我们是来大秦出使交好的,我还特意学了雅言呢,您看能不能帮我们通报下?”
“出使交好?通报?”
校官冷笑一声:“入了我国境数百里都没表明身份,快到我首都被拦下来才被迫说使者,这叫交好?”
男人脸色有些尴尬。
他奉国王之命前来出使东边这个大国,由于路途遥远,加上王国东部许多部落和小国不服管制、几乎已经脱离了王国统治,而王国主要精力又在另一边和另一个国家争夺土地,他只能扮做商队前来。
而在来的过程中,他听说许多关于这个名叫‘秦’的国家的事情。
大量神奇的造物只是次要的,他听说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个国家的强大——西域那些国家的口中,这个秦国强大无比,一支万人军队就可以团灭整个西域所有大国。
这个国家在中原也是最强的,而中原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最少数十万大军,这样的局势下,秦王一声号令就可以让所有国家听从。
北面曾有一个小的草原国家触怒秦国,秦王就调动了三个国家三十万骑兵围剿。
而秦国自己只出兵了十万。
秦国全国之兵,恐怕有百万之数。
最开始听到这些消息时,使者心里是不信的。
但听到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当看见一个在西域算得上强国的乌孙抢着当秦国小弟、比乌孙还强的月氏对秦国人也心生恐惧时,他不得不信……然后心里就凉了。
现在王国在与西边那个国家的战争中处于下风,急需外援。
这时,秦国的商品和消息又通过东边一些小国传来,让他们知道了东边有最少一个不弱于他们的大国,国王这才派他来出使。
不说军队援助,哪怕只是一些物资援助也好。
然而这哪是一个跟他们一样的国家啊!
这怕是那位大帝的帝国复活、全盛时期估计都干不赢……因为当初他们压根就没打到这。
这样一个国家,真的会帮他们吗?
而他的想法,在现在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秦人好像并没有这么强嘛。
我们装成商队在他们国境内走了这么久,都快到他们国都了才被拦下来,我这要是来进攻的……
他心思还没想完,就看到身边多了一个人。
是他在刚入月氏境时从一个贵族那买来的奴仆,用来了解月氏情况以防和月氏发生冲突的。
“玄衣卫月氏分部成员,拜见长官!”
男人:“……”
尼玛……
合着我刚入月氏队伍就暴露了?
那我这在秦国境内的这几百里路怕不是……
他有些惊慌的看向队伍后方和两侧的远处,似乎想找到什么。
“别看了,要是能让你们发现伏兵,我们的脸还往哪搁?”校官有些不屑的说了句:“你应该庆幸你们没有什么多余动作,两个集团军已经跟着你们好几天了,就盼着你们动手。”
军部本身就有练兵计划,这些人在那两个集团军的军指挥部里,估计不知道被模拟攻击过多少次了……
听到两个集团军,使者心里彻底凉了。
他听说过秦国的军制,他们有十几个野战军,而当初一个野战军在西南就曾经打出了上千里地、灭了数十个国家……
使者都快哭了,我多大脸啊,居然能被秦国两个野战军盯着……
“军爷,我真是来出使的!”男人赶忙大喊,甚至直接跑进了队伍里,找到了一个坐在马车货物旁的人,焦急的说了几句。
随后,对方一脸担忧的跟着他过来了。
“我是帝国的三王子,我们携带了大量礼品,诚意交好大秦,还望将军宽容。”
三王子……
校官笑了笑:“当初月氏也有个三王子,后来自作聪明死得老惨了。”
你也自作聪明,那你……
“将军,我们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们只是无法……”
“我不是将军!”校官看着他:“带着你的文书和证明继续入城,其他人跟我走。”
……
咸阳宫。
得到那支队伍内一些消息的嬴政迅速跑到了书房,从一个暗格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子——这上面记载了许多李缘说过的此时候西边国家的一些消息。
翻了翻,嬴政隐约明白了。
这个国家应该是来自于亚历山大死后分裂出的塞琉古帝国,占据西亚、中亚一带。
但这都是老黄历了。
因为这个国家压根就没有形成任何国家凝聚力,早在建国之后几十年时间里就退出了东部许多势力范围,以至于中亚一带现在估计只是名义上还是他们的、实际上那些部落和小国压根就不卵王国秩序。
而塞琉古又在之后把精力全部投到西方,和另一个同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来的托勒密帝国、围绕埃及一带展开战争。
这些是李缘从后世找来的历史,但现在究竟如何,谁也说不准。
嬴政走出书房,对着锦陇吩咐道:“明日大朝会后,让那王子和使者来见。”
他对此并不上心,因为这种国家注定要灭亡。
不管是这个塞琉古、还是托勒密,又或者是以前那个亚历山大,他们都只是靠着一时的军力勉强在名义上搞出了一个国家的形式。
从民族成分上来说,这压根不可能形成国家。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自己大一统天下,不一样在没有形成认同感的情况下帝国崩溃了吗?
要知道,六国至少还都是中原国家呢,六国之间至少还有一个华夏的名义在那呢!
这些国家,有个屁啊……
自己都是靠着华夏族的大概念才好执行对百姓的攻心之举,那些民族本就不同的国家,又没办法形成共同的认同感,迟早要完。
“这倒是给寡人提了个醒。”